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财经
相距90亿,湘阴赶超汨罗或一步之遥!
潇湘眼杰 2023-07-18 08:22:57 阅读:3534 来源:潇湘眼/当当
提要远亲不如近邻!
背靠大树好乘凉!
这句话用在位于岳阳市的湘阴县身上,应该也不违和。
哪怕比上不足——被省会长沙甩开近万亿,但湖南“二哥”岳阳的经济活力,在湖南全省都是极其前列的存在。
相对于2022年湖南省的平均GDP增速4.5%,包括强省会战略下的长沙,GDP增速同样4.5%。而岳阳市的GDP增速达到了5.4%,比全省平均增速超出近1%的增长曲线。
大美湘阴,图源于掌上湘阴
1%掀起的波动看似不大,但落地到岳阳市下辖的区县,可就是集齐了无数头发+汗水的努力了。
强经济活力驱动岳阳市各区县释放强劲竞争力,如市区岳阳楼区以777.54亿GDP,5.7%的GDP增速,在长株潭城区夹缝中争得一席之地,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城区第11位,仅次于长沙6区3县(市)、株洲的醴陵市。
岳阳市下辖区县图,图源于智图网
岳阳市下辖的6大县城,GDP增速也是卷中卷。两个县级市汨罗、临湘市的增速是6.0%,那湘阴县就扑腾出增速6.5%来。
也是在2022年,除平江县、临湘市之外,岳阳下辖的6个 县(市)中,有4个已经稳稳站在了400亿梯队,进入同水平竞争阶段。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意味着岳阳市下辖的6大县(市)——汨罗市、临湘市、平江县、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洗牌格局初显。
别看现在岳阳市的县域“一哥”是汨罗,也是岳阳市首个县级市。如果把时间拉远一些,这个“一哥”之位可就不一定稳固了。
湘阴左宗棠故居柳庄 图源于湘阴县政府官网
要说最有力的冲击者,GDP增速快,且背靠长沙城区的湘阴,或许就是汨罗市要面临的最大对手。
01
背靠长沙,
湘阴经济增速岳阳市第一
时代在变,政策扶持的模式在变,但城市跃升的效果却是不变的激荡人心。
36年前,汨罗赶上撤县设市的时代红利,充分释放京广铁路、107国道、308省道在此相交的交通优势,站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挥斥方遒,从一座山坡上建起的小县城,进阶成岳阳市县域的头把交椅。
如今,中部崛起大势下,强省会战略成为主旋律。昔日小弟湘阴,享受到了“强省会”战略的春风拂面。
作为岳阳的南大门,长沙的北花园,依托毗邻长沙的地理位置优势——距长沙中心城区仅38公里,湘阴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强省会”战略的省会外县域城市,与中部第一的国家级的湘江新区共谋共荣。
湘阴与湘江新区携手成长,图源于湘江新区
毫无疑问,站在中部崛起、强省会大势上的湘阴,要一肩挑起岳阳市融入长株潭都市圈先锋使命,必然要重现甚至超越汨罗的崛起曲线,向“一哥”之位发起猛烈进攻。
事实也在验证潇湘眼的判断。
携手湘江新区不过一年,汨罗、湘阴已经同时站在4百亿梯队。根据2022年的GDP数据,汨罗市的GDP是490.71亿,湘阴县是401.44亿元。
看似存在90亿的差距,但考虑到湘江新区对湘阴的支持力度,湘阴县在招商引资上的来势凶猛,90亿的距离可能就是一抬脚的距离。
以2020年与长沙湘江新区正式携手为分割线,湘阴的招商引资可谓是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全方位进阶。
湘阴横岭湖上百鸟齐飞的湿地景观 图源于湘阴县政府官网
2020年之前,如2018年的湘阴,全年引进项目40个,协议引资263亿元,到位资金是69.35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实际投入资金不到2亿。
2020年以后,湘阴在产业布局上有的放矢,跟湘江新区打起了配合,动辄十亿、数十亿的签约纷至沓来,在装备制造、新能源、临港等产业上实现了全面出击。
2020年8月,总投资89亿元,13个新能源产学研合作、产业项目落户湘阴。
2021年12月,湘阴一口气签约36个项目,总投资达395亿元,覆盖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领域。
2022年,湘阴临港产业落地。投资12.95亿元的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项目核准批复,湘阴将作为长株潭的“飞地港口”,建成一座常年通航5000吨级、丰水期通航1万吨级的大型港口,助力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
湘阴虞公港及临港开发区效果图,图源于官方
整个2022年,湘阴引进49个重大产业项目,包括昊志高端装备制造、可孚医疗装备等装备制造业龙头,远大可建、凯博杭萧、金为新材领衔的建筑建材龙头。
到今年年初,湘阴的产业版图再添20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23.1亿元,涉及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多领域,包括投资20亿元的中联新材料总部及装备制造基地,将在湘阴建设全球最大的建筑新型材料智慧装备产业园;以及总投资50亿元的湖南力合厚浦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与绿色制造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年税收超过5亿元。
湘阴工业园区 图源于掌上湘阴
目前,湘阴坐拥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2个科技创新平台,并成功组建湖南省内首个县级“双创智库”,请来46名专家学者为湘阴产业发展贡计献策。
湘阴打造的新能源方向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园也初具规模,1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于此,为湘阴产业发展积蓄起扎实底气。
与此同时,依托省市的支持和自身努力,2022年湘阴县财政总收入33亿元,登顶岳阳市第一。
换句话说,湘阴不仅有大项目,也有钱了,自此开启产业高速发展+政策鼎力支持的正向循环。
湘阴航拍图,图源于岳阳日报
一个典型的细节是,今年6月,湘阴在武汉举办的招商引才推介会上,湘阴在人才引进上的大手笔透着“财大气粗”。
官方数据显示,湘阴县85%以上的企业年薪超10万元,最高年薪达40万元。县里每年在人才预算和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达到3000万元。
有充裕的财政可供发展,有重大项目持续引进,有经济价值持续释放,如此生机勃勃的发展姿态,就不难理解,湘阴的GDP增速会迅速在全岳阳市一骑绝尘。
02
放大溢出效应,
湘阴与长沙一荣俱荣
但财政收入全市第一,GDP增速全市第一,远远不会是湘阴的目标。
今年6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把长沙发展与全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联动起来,打破“虹吸效应”,放大“溢出效应”。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图源于湖南日报
毫无疑问,为岳阳打头阵,且已经站在湘江新区肩膀上起舞的湘阴,会成为长沙释放溢出效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一方面,湘阴的产业布局,已经与长沙珠联璧合,双方一荣俱荣。
不仅在于湘阴用足够的土地,缓解了湘江新区的建设用地焦虑。也因为,湘阴原生条件上的水运优势,弥合了长沙一直存在的水运短板。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但长沙的交通格局发展一直不太均衡。
尽管长沙坐拥陆空两大交通王牌——
陆路交通上,渝厦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东西大动脉、南北大动脉在长株潭交汇,绘制出四通八达辐射全国的“米”字型高铁网络格局,并筹划打造600公里/小时的超级高铁,搏击“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航空交通上,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中部六省排第一。T3航站楼扩建后,将助力黄花机场坐稳“中部第一航空枢纽”。
但在水运方面,基于地理位置上的天然短板,尽管同属长江经济带,长沙却一直比邻居南昌气短半截。
所以,长沙要发展水运,只能借势,而距离最近,且兼具水运优势的湘阴就是最优选。
湘阴是港口城市,图源于湘阴官方
在地理区位上,湘阴得湘、资两水环绕,汇入洞庭湖,直抵大长江,是长沙实现通江达海目标的最大臂膀。
早在2006年,湘阴已经建设了千吨级深水码头漕溪港,北接岳阳城陵矶港,是湘江河道上第2大货运港口。
到去年10月,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项目批复进入施工阶段。虞公港位于湘江入洞庭的咽喉处,“一湖四水”交汇。往南距离长沙航电枢纽约59公里,距岳阳核心港口“城陵矶”约87公里,距离长沙市货运中心大约50公里,是国际上通用的港口辐射城市最佳距离之内,称得上是全省地理条件最为优越的内河港口。
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一旦完成开发建设,以虞公港为梁,长沙与湘阴形成“大水运经济体”,不仅能补齐长沙作为内陆省会的水运短板,长沙—湘阴虞公港—岳阳港三位一体形成的合力,将是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运格局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将湘阴和长沙紧急捆绑在一起。
湘阴规划的大学科技城效果图,图源于湘阴官方
对标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打造湘江新区的“科创飞地”,湘阴规划的天鹅山大学科技城,目前在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创型企业入驻,以推动产业类人才汇聚。
用教育引人才,用人才促创新,用创新振产业发展,如此产学研实现闭环式发展,助力湘阴实现人才强县之余,也将为湘江新区的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人才支撑。
换句话说,从产业链布局到科创研发,从人才培养到科技转化上,湘阴已经释放出作为辅助者、支持者、合作者的功能,与长沙,与湘江新区、长株潭都市圈深深捆绑在一起了。
湘阴洋沙小镇,千亩花海盛放 图源于湘阴县政府官网
所以说,现在的湘阴既是岳阳的湘阴,也是长株潭都市圈的湘阴!
在此过程中,冲击并登顶岳阳市县域经济第一,就成了湘阴奋斗进程中的必然。
假以时日,湘阴真正达到了这个“小目标”,岳阳作为湖南经济的“二哥”地位,或就更加牢不可破了。
由此,湘阴憋着劲在干,相信岳阳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