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财经
湘字号农机升级之路在何方 ——湖南农业机械化调查
潇湘眼杰 2023-05-08 07:57:34 阅读:2570 来源:湖南日报/张尚武 张海波
提要作为湘产农机的“明星”,有序抛秧机弥补了湖南插秧机械的短板。
“五一”假期,双峰县种粮大户彭文清总算松了口气:4000亩早稻栽插完毕。
“禾苗转青快,来势好于往年。”老彭告诉记者,今年,他新购5台有序抛秧机,每天抛栽400亩,确保早稻栽插不过“五一”。
在老彭的机库棚,记者见到中联重科生产的有序抛秧机,13条输送带平行排列,一趟即抛栽13行秧苗,比高速插秧机多5行。
相同动力下,有序抛秧机工效超过高速插秧机。不仅如此,抛栽的秧苗均匀成行、伤根少、返青快、分蘖早,产量也提高一成左右。
作为湘产农机的“明星”,有序抛秧机弥补了湖南插秧机械的短板。据省农机事务中心的数据,近两年,有序抛秧机在全省农机畅销榜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湖南立足自主创新,研发有序抛秧机、油茶采收机、红薯收获机、石灰精量撒施机等新装备,破解“无机可用”难题,推动湘字号农机不断升级。
走“小而美”路线
——丘陵山区小农机享誉中外
工业发展,国之支柱;农机装备,国之重器。
湖南农机装备产业起步早。1959年,耒阳生产出世界第一台插秧机。目前,全省规模农机企业150多家,去年主营收入282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
说起湖南农机,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成员吴文科充满自豪:独具丘陵山区特色的湘产农机享誉中外。
过去的耕整机、拖拉机、收割机等“老三件”,都是30马力以下,堪称“微农机”。如今,湘产农机越做越大,旋耕机、收割机等主流产品,配套动力达到80马力,可在专家眼里还是中小型农机。
吴文科作为农机鉴定专家,每年鉴定新款农机上十种,绝大多数是小型机具。他告诉记者,在北方,配套动力100马力以下都算小农机。
湖南农机发展路径是“小而美”,还是“大而强”?几年前就有过争论。
当时有人提出,农机大户、合作社购买机具,开展社会化服务,马力大、工效高才能多赚钱,应该走大中型路线。
省里组织专家分析,湖南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多数地方为丘陵山区,是“牛进得去、铁牛进不去”的地方。而全省70%的农机厂家只在省内销售,决定了湘产农机应当以中小型机具为主。
几年来,湖南农机坚持“小而美”的路线,从立项、购机补贴等方面大力扶持,发展适合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机。
在农夫机电公司,记者见到一款“小机灵”半喂入收割机。公司副总经理邓学清介绍,这款袖珍版收割机,“馒头山”上得去,“斗笠丘”也能转弯,为山丘区农民所喜爱。参展北京农交会,孟加拉国客商也看中了这款“小机灵”收割机,以每台1万美元的价格签下了1200多台订单。
双峰农友集团的产品展示馆,摆放着一台微型烘干机,一次只能烘干1吨稻谷,可满足山丘区一家一户使用。
“当前市面上,这是最小的烘干机。”公司负责人称,这款机具畅销大湘西地区,并出口到东南亚。
多年来,双峰生产的家用碾米机、微型烘干机、小型收割机大量销往东南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正常年份,全县小型农机出口额逾1亿美元。
与北方农机“大而强”相比,湘产农机的魅力在于 “小而美”。多年来,家用碾米机、轻型履带拖拉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谷物烘干机等20多种湘字号小农机,稳居全国农机畅销榜。
解决“无机可用”
湘字号农机加快补齐短板
目前,全省农机生产企业中,种植业机具生产企业占比逾七成,机具覆盖水稻、油菜的“耕、种、收、管、烘、灌、转”等各个环节。到去年,全省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1.78%、66.55%。
“水稻生产机械化,短板在机插。”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龚昕说,去年,全省水稻机械化栽植率为49.51%。按规划,到2025年,全国水稻机械化栽植率要达到65%。湖南达到这一水平,在现有3万台插(抛)秧机的基础上,还要增加1万多台插(抛)秧机。
今年来,中联重科加大抛秧机生产,春季就出货2000多台;许多种粮大县对抛秧机实行累加补贴。
着力补短板,湘产农机开始从水田转向山上,从粮油作物转向经济作物,从种植业转向养殖业。
吴文科告诉记者,从新机具鉴定可知,用于果园菜园茶园的培管、收获、转运等机械越来越多;畜牧业在饲草料加工、饲喂、畜禽粪便处理等环节,也开发了大批新型机械。
按分类标准,湖南已具有15个大类40个小类95个品目的农机装备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求。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湘产农机摆脱“无机可用”的尴尬,“无好机用”的难题依旧困扰农民。
在郴州市苏仙区,种粮大户骆元波流转土地3600亩,水利条件好的1400亩全部种双季稻。他反映:“在田里打滚,最怕机械出问题。”
耕整机、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大大小小40多台机械,花了200多万元。骆元波算细账,种田每年赚几十万元,但购买新机具,又全花了出去。
“国产农机折旧率太高了。”骆元波说,本土生产的收割机、插秧机,每台10多万元,用3年就报废,而进口机具可以用5年。
“双抢”季节,收割机、插秧机坏在田里,耽搁一天都会误大事。骆元波想不明白:国产农机究竟差在哪里?
“产品设计、原材料、制造与装配,一个环节差一点,整机就差一大截。”吴文科多年前参观过欧美农机制造企业,先进的数字化平台令他印象深刻,机械制造信息以视频形式传达到各个生产节点,员工按照指示操作,一个螺丝拧几圈都有标准。
“与发达国家相比,本土农机有近30年的差距。”吴文科说,除了中联重科,本土农机生产企业很少用机器手,更谈不上数字化平台,农民“无好机用”成为普遍性难题。
智能化与绿色化
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
今春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全国农机展上,中联重科展出动力换挡拖拉机、纵轴流收割机、水稻有序抛秧机等智能化、绿色化新产品,引来很多采购商咨询,收获大批意向订单。
智能化、绿色化是农机制造的发展方向。近几年,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工程机械头部企业纷纷进入农机制造领域,将积淀多年的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品质管控等经验融入农机制造,为推进农机装备升级注入新动能。
水稻有序抛秧机、AI水稻收割机、水田通用底盘、大方捆压捆机、果园机械、采棉机……新产品不断涌现,湘产农机脱胎换骨,跻身行业技术前沿。
而湖南农友、农夫机电等省内农机主力厂家加快智能化改造,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不断延链、补链、强链。
农机装备升级换代,三湘田野正在迎来深刻变革。
在各级支持下,长沙市望城区打造全省首个无人农场。种粮大户邢新才流转水田1200多亩,坐在家里把田种,几十台带有北斗导航的新型农机,自动驾驶完成耕种收等农活。
中联重科开发智慧农业云平台,建立“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数据采集体系,实现了农作物耕、种、管、收全过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精准投入、智能作业和稻米质量安全可追溯,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按照“十四五”规划,全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湖南智能农机研发中心为主体,双峰县、常德高新区和郴州苏仙区3个农机生产制造基地以及湘北、湘西农机装备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快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高地。
从电动汽车发展来看,电动农机或成为发展潮流。省内农机专家称,电动农机具有绿色环保、性价比高、经济实惠等优势。湖南整合现有技术力量,吸引从事锂电池、整车制造、车载系统研发的公司进入农机领域,有力推动湘字号农机再升级。
相关文章
- 湖南物流市场主体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5年将基本构建起现代流通体系
- 长沙国庆节前酒店预订火爆 “城市美食指南”帮游客“打卡”地道美食
- 前三季度湖南省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同比增长3.1%,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6.2%
- “十四五”期间,湖南力争每年引进“三类500强”重大产业项目100家以上
- 株洲高新区:项目“高大上” 催生产业“高精尖”
- “湘送铁军”奋战雪域高原,拉萨500千伏变电站火热施工
- “跨境快速通关”改革在长沙机场口岸落地 香港来长运输省时5小时以上
- 高桥大市场“伙同”湖南282个大卖场,去年卖出5006.64亿元
- 外交部:期待将来中外航天员能够一起遨游天宫
- 重磅!长沙二套房契税优惠相关细则正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