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长株潭 > 株洲
株洲,为什么能代言“中国制造”!
潇湘眼杰 2023-04-26 07:11:48 阅读:3038 来源:潇湘眼/丁丁
提要从小镇到“制造名城”的与时俱进。
近期,株洲的状态,大有一股“栽出梧桐树,自引凤凰来”的感觉!
前有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履新后的首次出京调研地点放在株洲,身体力行为株洲打call,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摇旗呐喊:“我们坚守制造业的决心不能动摇,做强制造业的力度必须加大。”
后有履新不过一月的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株洲各地留下调研的脚印,勉励株洲“加强科技创新,壮大产业集群,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全国首批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首次集中交流,又在株洲开讲。
不难发现,无论是湖南省内地位还是国内影响力,株洲“制造名城”的品牌已然响亮。
从昔日附属湘潭的小镇,一步步跻身“制造名城”,在全球市场上为中国制造业代言,从人口堪堪7000人,到如今全市常住人口接近400万。
株洲的发展历程,堪称小城与大国崛起的共振发展模板。
依托李强总理为中国制造业代言这一契机,潇湘眼回望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探寻株洲工业与中国制造业共荣共生的互动历程,以此迎接澎湃而来的株洲制造新时代。
为此,今天开始,潇湘眼就“总理履新调研第一站,为何是株洲”这一课题,推出系列观察报道。
李强总理在位于株洲的山河科技调研 央视截屏
株洲,
为什么能代言“中国制造”
以制造业为突破口,绘制新时代“制造强国”新版图。李强总理的调研选择,可谓意味深长。
一方面,“株洲制造”的实力有目共睹。
当下的“株洲制造”,不仅是高效的代名词——用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的话说:“在株洲,喝一盏茶的工夫,可以把制造一台机车的上万个零件,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集齐。”
同时,株洲也是产业大广度、高密度的典型符号——
全国41个工业大类,株洲以一城实力布局37个,是湖南省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无论是北斗中国精度、轨道交通中国速度还是海牛号中国深度,株洲制造已经“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中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株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稳居第一。以每1000亿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数量计算,株洲的单位密度是全国第一。
拥有如此深厚的工业积累,站在当下全国搏击“制造强国”的历史阶段,李强总理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中国制造”的代言人,株洲可以说是上上选之一。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推介株洲 湖南卫视截屏
另一方面,以株洲工业为代表的湖湘精神、与大国崛起共成长的发展脉络,正是中国讲述“制造强国”故事里最为生动的时代范例。
中国近现代史,离不开湖南人;中国工业史,更离不开湖南。
作为一座纯粹因工业而兴盛的工业城市,株洲深入城市肌理的“火车头精神”,不仅是湖湘“敢为天下先”精神内涵的典范,也蕴涵中国制造业奋勇争先、不断超越的满腔豪情,要在全国范围内找一位“中国制造”的精神代言人,舍株洲其谁?
株洲市中心的神农塔 图源于金鹰电台
回溯株洲以工业立市、强市的历史进程,也几乎完美地嵌进了大国崛起,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到稳居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时代节点。
全国范围内,很难再找出比株洲更懂得在风云变幻大时代节点里谱写传奇的城市。
这就意味着,读懂了株洲缘何崛起,也就知道了“中国制造”强势的意义。
01
火车拉出一座工业新城
在源头上,探寻株洲以工业之名实践的城市跃迁之路,答案或许有点出人意料——一条铁路,一条修建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株萍铁路。
在当时那个“得铁路者得天下”,铁路属于稀罕品的时代,安居湘江边千年,附属于湘潭县管辖的小镇“株洲”,因缘际会踩中了时代的节点。
近代洋务运动尽管只有30年,结局并不太成功,却扎扎实实为株洲的发展送来了一阵东风。
依托于武汉筹建“汉阳铁厂”的契机,中部城市终于嗅到工业气息。
汉阳铁厂是中部合力发展的成果。炼钢厂在汉阳、生铁来自有铁矿资源丰富的(湖北)大冶、炼钢所需的焦炭则来自“日可出煤三千吨,月可炼焦1500万吨”的(江西)萍乡。
夹在湖北、江西之间,有湘江水运优势的湖南,则贡献交通力量。
按照原计划,铁路是起始于萍乡安源,终于湖南醴陵,然后在醴陵转水路,从渌江入湘江,再顺流而下过洞庭到汉阳。
萍醴铁路从1899年开工,历时4年竣工。但醴陵渌水滩多河窄,运送大批量煤炭资源不方便,为提高效率,萍醴铁路只能一路西延,至湘江边上的株洲镇,然后再取道湘江,北上汉阳。
时代选中了株洲。
昔日湘江边不起眼的小村庄,就此迎来了全湖南第一条铁路,中国南方第一条铁路。
1905年12月,株萍铁路全线竣工,全长89公里,设有4座大站——安源、萍乡、醴陵、株洲。
自此,株洲开始成为湖南境内陆运、水运的核心枢纽。
80年代的株洲站 图源于株洲地方志
《湖南实业志》称,“自株萍铁路完成,豫章货物亦不复取道湘潭,幸上游各县之货运,仍以此为转口处”。
在全国大部分城市不知火车为何物的历史阶段,株洲用这条运煤专线——株萍铁路——连接工业时代,成为株洲搏击“世界轨道交通之都”的起点。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株萍铁路的基础,以株洲为轴点,建立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成了事半功倍的选择。株洲自此进入到热火朝天的铁路时代。
前有中国南北经济大动脉——京广铁路南段的粤汉铁路(湖北武昌到广东广州))取道株洲。
株萍铁路竣工12年后,株洲成为株萍、湘鄂铁路的交汇点,有了东西南北铁路网的初步雏形。
后有东西交通大动脉——浙赣铁路(浙江杭州至湖南株洲),横贯浙、赣、湘三省,全长1000多公里,在1937年9月全线通车——是当时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的东西向跨省铁路。
再加上湘黔铁路、湘桂铁路、粤汉铁路株洲至广州段相继竣工。
在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大部分地方还不通火车,株洲已经是坐拥东西、南北通达的十字交通枢纽,交汇粤汉、浙赣、湘黔3条铁路干线,拥有4座火车站,是中国南方铁路的交通中心。
一个内陆小镇,就此拥有了那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财富密码。从株洲乘火车,向东可以经杭州到上海,向南直达广州,向北经武昌、郑州到北京。
尽管最初的株洲人口才7000人,但手握交通这一顶尖王牌优势,城市跃迁、人口数量增长的目标几乎近在咫尺。
02
曾肩负共和国制造业开篇使命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铺就了全球工业革命的康庄大道,对彼时工业接近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工业而言,在可选择范围内,最大化利用拥有铁路轨道的城市发展工业,几乎是最高效的发展思路。
早在民国时期,当时的国民政府计划将株洲建成“东方的鲁尔工业区”。
他们请外国专家前来考察,拟定在株洲镇筹建出囊括钢铁、铸钢、汽车、化工、电工、兵工、机车工厂的工业版图。
1936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龙头——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前身——粤汉铁路总机厂落户株洲,民国政府曾派专人去美国学习,计划造中国人自己的机车。
1937年,“中国纯碱工业之父”、民族工业实业家侯德榜,特意来株洲考察,打算在此开建一座大型化工厂。
尽管战争阻碍了株洲工业的发展进程,但随着新中国成立,株洲以其不可辩驳的交通优势——彼时省会长沙的铁路线路还只有粤汉铁路——再次成为工业发展热土。
在株洲发展工业,便成了天时地利的选择。
1953年,我国启动一个“五年计划”,在前苏联的帮助下,集中主要力量建设156个重点项目、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
而株洲,名列全国重点建设的15个大工业城市之一,也是“一五”期间华南地区唯一新建的工业基地。
中车株机所在的株洲田心片区早期 图源于株洲地方志
156个重点项目中,湖南落地7个,4个在株洲,分别是:扩建331厂(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新建601厂(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
694个限额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湖南有38个,株洲占7项,即新建430厂(株洲车辆厂)、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桥梁厂、株洲麻织厂、株洲玻璃厂,扩建株洲机厂(中车株机前身)。
可以说,在中国工业发展早期,株洲以一己之力,肩挑起了湖南四分之一的使命。
也依托株洲的强势崛起,常年被贴上农业大省标签的湖南,成功挖掘出第二产业这条成长曲线,用强势工业积累,成为全国国防工业基地之一。
别看现在湖南省的战略是集全省之力发展长沙,在70多年前,湖南的战略明显透着“集全省之力发展株洲”的味道。
从1953年开始,湖南集中财力、物力,为工业建设保驾护航,5年累计投资4.7亿元,其中,株洲吃到了最多的发展和建设红利。
来自全国、数十万的建设大军进驻株洲,逢山开山、遇岭劈岭,全市基建遍地开花,到1958年,株洲建成的投产企业有169个,在修建的项目有70多个,一条条铁路专线逐一导入。
一批批技术人员被选派远赴苏联,学习硬质合金生产、机械、电气、仪表等专业知识。
苏联专家给学生们上课 图源于株洲地方志
株洲自此进入波澜壮阔的工业时代。
到现在株洲坐拥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硬质合金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是湖南省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
根据株洲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株洲培育出29家国家级"小巨人",总数居于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
在此过程中,株洲的行政地位也一路水涨船高。
一五计划首年,株洲从附属湘潭的小镇,升级为省辖市。一五计划第4年,株洲再次升级,成为省辖地级市,也是湖南省内除省会长沙之外的第一个地级市。
人口数量也迅速实现跃迁。从1949年的7000人,迅速攀升至1956年的30多万人,到现在,株洲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388.3万人。
03
“株洲制造”生生不息
如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在今年两会期间的发言:“为全省发展‘挑大梁’,大力培育制造名城,以株洲一域之光为全省发展添彩。”
株洲能为湖南制造业代言,不仅因为株洲有整个湖南省内无出其右的产业实力,也因为一代代株洲人以工业之名,将“火车头”打造成湖湘精神在工业领域的典范。
“火车头精神”意味着奋勇争先、不断超越。
从一五期间,成为国家钦点的工业之城开始,一批批走入株洲的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用智慧与汗水,将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城市的向上发展牢牢捆绑,打造出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第一块8英寸IGBT芯片……
293项全国第一或世界第一的“株洲制造”,不仅在新中国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也让株洲坐拥了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硬质合金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培养的国家级"小巨人"总数,傲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1位。
仅在轨道交通产业,就先后走出了傅志寰、刘友梅、丁荣军等多位共和国的院士。
典型如刘友梅院士,从1961年,23岁大学毕业即来到中车株机,至今85岁,几乎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电力机车从崛起到生机勃勃的全过程。
刘友梅院士带年轻同事做研发 图源于中车株机
30岁担纲总设计师,带队研制“韶山1 ”型机车,对韶山1型机车进行3次重大技术改造,推动韶山1型8号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营的电力机车,得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韶山”二字。
从韶山系列的技术改造,到技术创新实现我国铁路机车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从主持第三代电力机车的研发,将中国电力机车重载牵引从0.5万吨升级到3万吨,推动我国成为“国际铁路高速俱乐部”一员,到带队研发出时速200公里的国内首台交传客运机车“蓝箭”号,开启中国领航全球高铁新时代……
从昔日懵懂的应届生,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电力机车的脊梁,以刘友梅为代表的株机人,不仅用自己的一生,为株洲“火车头精神”代言,也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人才培养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刘友梅之后,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人才辈出,百花齐放。
如研发出我国首列完全自主化全线无接触网“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的索建国工程师;研发的米轨城际动车组创下世界速度之最的杨颖工程师;研发出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的彭奇彪等。
以丁荣军院士代表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中车株机的兄弟企业,也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登上巅峰。
丁荣军院士为中国电力机车安上引领国际水平的“中国芯”;冯江华工程师冲破永磁高铁技术难关,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技术的国家。
新老交接,薪火传承之下,“火车头精神”引领一代代株洲工业人奋勇争先、不断超越,推动株洲工业走出湖南,走向世界,为中国制造代言。
繁忙的株洲北站 图源于广州铁道
“住株洲房子,拿一线工资,干全球事业”的口号也飞入千家万户,吸引一批批新株洲人继续为株洲制造摇旗呐喊。
截至今年4月,目前株洲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达到30.1万人、高技能人才有13万人,全市人才总量接近70万,接近全市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
如此次李强总理在株洲调研期间,提出的人才建议:大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优秀科技人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打造更多有话语权的产品和技术。
当下的株洲,针对人才吸引,不仅有“人才30条”政策、“院士培养”计划,也积极对人才的技术孵化负责,积极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成果孵化平台、协同创新等平台。
官方数据显示,近几年株洲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3.02%,高于全国2.44%的水平,也是湖南省唯一超过3%的城市,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
不难发现,株洲和技术人才已经形成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模式。
株洲愿意给予技术人才最大尊重,而一批批新的株洲产业工人,也在用自己的奋斗,让“火车头精神”、湖湘精神释放出新时代的魅力。
站在2023年往回望,谁能想到,昔日一条运煤专线,竟让不起眼的内陆小镇,拥有了连接工业时代的密码。
谁又能想到,70多年前的“一五计划”,能让株洲工业以万夫不挡之勇之势,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名片。
站在这个角度看,李强总理来株洲的调研,或许会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