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园区 > 湖南
2个月,株洲高新区成功引进4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0亿元
潇湘眼洁 2022-08-08 17:27:06 阅读:3089 来源:红网
提要2个月时间,83名招商队员在以东莞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成功引进4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0亿元。
2个月时间,83名招商队员在以东莞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成功引进4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0亿元,株洲高新区这次招商夏季攻势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行动从动员到出发,从洽谈到签约,都是“静悄悄”,直到7月28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举行招商夏季攻势总结表彰签约大会。
这样的招商成果,于高新区而言,意义重大。这样的招商模式,于株洲市其他县市区而言,可称之为他山之石。
今年恰逢株洲高新区成立30年,而立之年的高新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打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30年时间,河西从一片滩涂菜地发展到如今的高楼林立、商贾如云。这几十年,高新区一路昂首阔步、高歌猛进,撑起了株洲经济发展的半边天。
但从去年开始,河西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下面已是“暗潮涌动”。
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让株洲高新区深陷舆论漩涡,外界开始质疑这个“桥头堡”是否还能扛起株洲经济发展的大旗。
面对质疑、困境、压力,高新区怎么干?
第一步就是改革——自我革新。
今年5月,株洲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园区体制机制改革。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从机构设置上来看,产业发展局、经济合作局、项目服务局、企业服务局、投资金融局和大数据资源局应运而生,一切与园区发展无关的部门不存在了,机制进一步完善。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改革后的高新区“85后”干部占比为92%,全日制本科干部占比为93%,理工类、经管类专业背景干部占比达70%以上,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承担整个园区开发任务的高科集团也完成了全面改革。
而此次招商夏季攻势,就是高新区检验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效果的一次“实战演练”。
高新区经济合作局牵头,统筹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项目承接专班48小时内作出决策,签约后由项目服务局负责对接,项目建成后由企业服务局跟进服务——一个高效运行、高度统筹的招商引资机制建立起来了。
这套机制运转灵活,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41个项目的招商。其中,深圳市昊邺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精密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从签约到设备进场仅花了14天。这不仅刷新了高新区项目引进落地的速度,也洗刷了外界对高新区发展的质疑。
在各地招商引资“内卷”严重、经济增长疲软的大环境下,41个产业项目从大湾区落地到株洲,过程实属艰难。但从行动上,我们看到了高新区的担当,没有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从成果上,我们看到了高新区的信心,一批好项目的引进给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打出了干部的优良作风
此次高新区招商夏季攻势的目标是“引项目、去存量、炼队伍”。
引项目让经济有新增长点,去存量减缓园区开发建设压力,炼队伍则是让干部能力得到提升。
今年是株洲干部能力提升年。干部能力提升,对于高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与大部分地区一样,“财大气粗”的高新区在近两年也遇到了化债的压力、财政的困难,雪上加霜的是接二连三的“舆论危机”。
悲观情绪在部分干部脑海里滋生,他们的信心在流失,他们在任务面前退缩,他们的作风在滑坡。
“高新区是株洲的一面旗帜,干部的思想作风但凡有一点滑坡,就无法匹配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邬凌云说。
因此,夏季攻势这一仗,要打出干部振奋的精神、激昂的斗志。
在招商队员名单的敲定上,不断调整、反复比选,组成了一支精兵强将,他们不光是高新区的实力担当,更要通过招商历练,给全区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已经退居二线的聂敏林,一位有着30年招商经验的“老兵”,再次披挂上阵,成为这次夏季攻势的前线负责人之一;明年就退休的杨伏初,本可不必出来奔波,但他依旧和90后年轻人并肩作战。
以老带新,他们要带出一支敢闯、敢做、能抗、能打的队伍,这是传承,更是责任。
天元区园区产业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郭剑峰,此前从没有参与过招商工作,此次,他引进项目投资近3亿元,厂房去化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他说:“我觉得这次活动去化的不只是厂房,去化的是干部的消沉和暮气。”
初生牛犊不怕虎,新人也好,“小白”也罢。形势和责任感让他们“义无反顾”。一次次被拒,一次次爽约,那就多次学习,多次洽谈,边干、边思考、边体会、边总结,他们身心得到了蜕变,能力得到了提升。
41个项目是靠招商队员用嘴谈出来的,用脚跑出来的,更是用真心换来了。
2个月的“夏季攻势”,与其说是高新区一次成果颇丰的招商行动,不如说是干部能力大提升、岗位大练兵的生动实践。
打开了一条招商引资的新思路
株洲经开区正全力创建国家级经开区,需要大量优质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此次向全区发出招募令,组建驻外招商队伍,是否是受此次夏季攻势的启发?
从成果和效果上来看,高新区夏季攻势对全市招商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去哪里招商?除了要避开疫情影响,高新区在发动夏季攻势前,对东莞32个镇、街道的产业进行分析,分区域、行业明确重点招引项目,甚至培训时的招商模拟案例都是用了当地的企业,并派驻了一支“先遣队”去刺探和收集情报,确保有商可招。
谁去招商?招商引资不再是招商部门单打独斗,而是在全区范围内,从高新区竞聘上岗的干部中和高科集团选派优秀人才,用人不拘一格,公司普通职员同样可以成为科级干部的“领导”。他们的工作能力就是招商实力,你赶我超,互相学习,确保有商必招。
招谁过来?谁都喜欢大项目,但大项目可遇不可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撑起株洲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半边天。这次签约的41个项目中,大部分是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大都是中小企业,但签约快、落地快,确保招之即来。
在东莞的4天采访,部分企业早就有去异地投资的意愿,甚至有的企业早就跟株洲的某些县市区对接过,但最终选择了别处,这说明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需要革新和创新。
“内卷”严重,各地优惠政策一再加码,背不起也比不了。此次签约的很多企业,他们当中不乏是株钻、株硬、麦格米特的供应商,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吸引他们前来投资的关键。除此之外,已经在株洲高新区投资的企业家,用他们的经历来为高新区摇旗呐喊、出谋划策、介绍资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株洲高新区招商夏季攻势这一仗打得漂亮,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