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长株潭 > 长沙

长沙勇攀开放新高地

奔跑的小马 2021-09-13 19:11:32 阅读:3917 来源:长沙晚报/刘捷萍 分享:

提要  唯改革者进,唯开放者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一千多年前,“黑石号”满载长沙铜官窑的瓷器从石渚港口出发,驶向世界各地,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如今,大牌云集、美食飘香的五一商圈,吸引海内外游客争相打卡,见证长沙对外开放的提速。

不靠海不沿边,深处内陆的长沙,开放加速度,内陆变前沿——

超过1/3世界500强企业在长沙投资兴业;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进出口总值连破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增速走在全国前列。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长沙牢记嘱托,乘势而上,多措并举久久为功。面对发展新机遇,长沙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建平台、拓通道、优环境,精准发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平台 对标国际一流

近日,长沙市玖秀咖啡有限公司经营业主拿到了一张咖啡烘焙加工小作坊证。咖啡作坊迈入持证经营新阶段,对于经营业主彭杰来说,这一资质将有利于其在中非经贸往来中进一步拓展业务和市场。

去年获批挂牌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各种利好政策持续释放,吸引众多市场主体集聚。截至目前,长沙片区累计新设企业3493家,彰显奔涌的市场活力。

作为国家级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自去年9月挂牌以来,积极对标国际一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制度创新,改革出动力——

在长沙国际邮件监管中心,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出口跨境电商包裹3种不同业务,在同一条分拣流水线上,接受海关查验,实现一站式通关。长沙创新 “邮快跨集约发展新模式”,日均处理能力提升6倍,大大节省了企业成本。

改革创新见成效。目前,长沙牵头的14项省级改革任务,实施率达85.7%;市级113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82.3%;已初步提炼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0余项,其中“一码集成涉企检查云备案”大幅降低涉企检查频次。

环境优化,营商变“赢商”——

3小时办好营业执照,这是雄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万阳春领取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区块的第一本营业执照的效率。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长沙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内,自贸试验区特设了高频事项办理窗口,以便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站式”服务。长沙片区构建“1+5”立体政务服务体系,极简审批、“证照分离”全覆盖等数十项举措率先推行……让市场主体享受到成本更低、流程更简、服务更优的行政审批制度。

产业发展,实现新腾飞——

9月1日,三一科学城建设迎来最新进展:设计方案已初步拟定,将启动建设。全新的三一科学城由三一集团和长沙经开区共建,总投资约180亿元,计划到2030年聚集3万名高新创意人才、产值过千亿元。

一年来,长沙片区加速崛起。今年1—7月,长沙片区新签约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486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6个;完成进出口额约513.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799亿美元。三一科学城、奥凯航空长沙运营基地、诺贝尔脑科学健康中心等重大项目28个功能性平台、52个产业项目正稳步推进。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加快建设,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联合验收……迎着开放的东风,长沙的门户向世界不断敞开,这些“开放平台”为长沙走向世界搭起大舞台拓通道 拉近世界距离

内陆长沙,正依靠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构建开放大通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

水上,“水运经济”通江达海。

在长沙新港,卡车来回穿梭运送集装箱,大型船舶正由起重机械装卸货物,即将扬帆远航。近年来长沙新港货运量屡创新高,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15万吨,同比增长16%,迈入“千万吨级”港口行列,成为首个千万吨级的中部内河港区。


陆地,“钢铁驼队”万里奔腾。

8月26日,中欧班列(长沙) 首列湖南自贸专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出发。搭乘首列专列的企业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湘丰茶业以及众多市场采购企业,通信设备、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食品、日用百货等装载了100个标准集装箱。班列途经满洲里口岸出境,17天后抵达明斯克。

2019年,中欧班列(长沙)跻身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中欧班列逆“疫”出发,挺起湖南外贸运输“脊梁”。如今,中欧班列(长沙)可到达12个国家27个城市,实现常态化稳定开行,今年累计开行600多列,有力保障了湖南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外贸贸易通道畅通。

空中,“临空经济”腾云驾雾。

在黄花国际机场,长沙至纽约的跨境电商全货运航班呼啸升空。今年上半年,长沙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5.6亿元,同比增长127%。稳定的国际航空通道助长沙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目前,长沙克服国际疫情影响,开通或复航至列日、深圳、莫斯科、马尼拉、洛杉矶等10条全货运航线,其中3条为跨境电商专线。今年1—7月,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国际全货机共执飞626个往返航班,进出口货重4.94万吨,货值19.19亿美元。

近日,国际机场质量标准评测机构Skytrax发布“2021年全球最佳机场百强榜”,黄花机场位列第81名。机场是对外开放的门户,而Skytrax的全球最佳机场百强榜被誉为民航界的“奥斯卡”,从2019年第一次进入百强榜以来,黄花机场名次从第99位到第86位再到第81位,逐年上升。

黄花机场排名的变化,正是长沙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构筑开放新高地的缩影。

长沙借助水、陆、空三路“出海”,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CEP建设,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

优环境 做活全球生意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长沙外贸在逆风中显示了强劲韧性,实现了量和质的双提升。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长沙进出口连续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32.97%,增速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1—8月,长沙进出口总值1777.53亿元,占全省的48%,同比增长28.9%。其中,出口1258.11亿元,同比增长45.8%。

进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保持了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全球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迅速拓展。 “十三五”期间,长沙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为274.05亿美元,对非洲贸易额为37.88亿美元。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长沙制造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速,进口商品结构则倾向于资源型、技术型及消费品型。

外贸主体不断壮大。2020年,长沙民营企业进出口1817.2亿元,增长23.7%,占全市进出口总值近八成,成为长沙外贸稳定运行的“定盘星”。

新业态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5.6亿元,同比增长127%。2020年长沙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50亿元,增幅70%以上,连续两年增速居全国前列。

成绩来之不易,与稳外贸、扩大开放的“组合拳”密切相关。

长沙相继出台开放型经济“2+4”、外贸扩规模提质量“1+10”及跨境电商专项扶持等政策,让外贸企业在长沙放心投资、舒心创业、深耕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长沙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市领导联点机制,“点对点”联系、“一对一”帮扶,对重点外贸企业定期进行调度,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

随着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长沙迎风而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高的目标积极拥抱世界。

今年初,《长沙市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出台,提出实施开放战略对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优质项目“引进来”、优势产能“走出去”、开放环境优化等“七大行动”。长沙正在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唯改革者进,唯开放者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多重历史性机遇叠加期,长沙提升平台、拓展通道、优化环境,新动能持续积蓄,新增长点不断迸发,新发展空间显现拓展。一个更高站位、更大容量、更加开放、更具机遇的新长沙,正主动拥抱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五极”提供强大动力。


Tags: 长沙  开放  高地  城市  内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